905支团队,3000+学子!岭南这场“金点子”盛宴,点燃创新梦想!
905支跨学科团队
3000余人参与
这场史无前例大规模的
创新创业品牌活动
最终产生了1个金点子大奖
2个金奖、4个银奖和6个铜奖
聚光灯下
岭南学子们珍贵的勇气
和梦想正在学校的护航下
缓缓驶向热烈的未来
金点子奖,让石榴皮变废为宝
“每次看到大量石榴皮被当作垃圾丢弃,我们都觉得十分可惜。”“红颜焕新” 团队负责人林佳说道。正是这份对生活的细致观察,让团队萌生了将石榴皮变废为宝的想法。
团队成员在《天然药物化学》课程中了解到石榴皮富含多酚,具有很高的价值。于是,他们决定开发石榴皮多酚功能性软糖和养颜饮。但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。起初,多酚提取率低、软糖质地硬、饮品涩味重等问题接踵而至。

▲团队方案讨论



▲石榴皮多酚精制过程


▲项目实操过程
指导老师程哲灏、潘美华、李岩带领团队一头扎进实验室。为优化提取工艺,他们反复调整超声波功率参数,将多酚活性保持率从损失超40%提升至稳定的95%以上。为解决软糖口感问题,他们测试了23种天然胶体的组合配比;为去除饮品涩味,尝试了7种不同的脱涩工艺。在产品试吃环节,200名师生的反馈直指“软糖粘牙”“饮品有苦味”等痛点,团队连夜调整配方,用木糖醇替代部分蔗糖改善黏性,添加1.5%秋梨膏中和苦涩。最终,这个从废弃石榴皮中“抠”出来的项目,赢得了评委的高度认可。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原校长、全国著名职教专家俞仲文表示:“这个项目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专业特长和创新能力,一手抓专业,一手抓创新,用专业锻造学生能力,用创新培养学生素养,这就是高职院校学生应该有的特色和品质,这才是名副其实的金点子!”

▲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原校长、全国著名职教专家俞仲文作点评

▲金点子奖
金奖——让非遗文化“潮”起来
在众多科技项目中,“潮汕英歌舞IP设计”项目以其独特的文化创新视角引人注目。项目主创是从小浸润在英歌舞文化中的学生——张家正。“传统英歌舞形象威武,但感觉离年轻人有点远,”他坦言,“我想把它的‘力与魂’,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‘画’出来。”

▲获奖团队合影


▲指导老师指导团队成员备赛
团队从潮汕非遗英歌舞的美学符号入手,融合现代潮玩设计理念,对水浒好汉形象进行潮流化重构,打造具有“泡泡玛特”风格的IP。为了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平衡,他们付出了巨大努力:查阅大量资料,跟随英歌舞团观看十余场排练,只为精准提炼双花蛇、旋身槌等核心艺术符号。在3D建模阶段,特意将人物动作定格在“挥棒腾空”的经典瞬间,既保留传统神韵,又增强视觉冲击力。他们还计划开发AR功能,扫码即可让英歌舞形象在手机屏幕上动起来。指导老师冼小康表示,学子们对传统文化的敬意和创新表达,深深触动他的内心,“那种熊熊燃烧的青春火焰,就是举办‘金点子’大赛的意义所在。”

▲金奖
银奖——用 “智巢云枢” 重构产业生态
同样摘得金奖的“智巢云枢”团队,其创新之路源于团队的一次切身体验。在一次物流项目中,团队成员亲眼目睹了搭建临时无人机起降点的繁琐,“整个过程耗时费力,能不能给无人机造一个像家一样‘即插即用’的落脚点?”团队的初衷,直指无人机产业爆发式增长下的核心痛点——基础设施笨重、部署成本高。
这群跨专业学子决心用技术解决这个问题。他们将目光投向了“乐高式”模块化设计,目标打造一个集自动充电、环境感知、数据回传于一体的智能无人机机巢。为了实现这个“无人机之家”的构想,团队付出了艰苦努力:进行了数十轮3D打印测试,只为找到最优的结构强度和轻量化平衡点;对充电接口、传感器融合等核心系统进行了反复调试,确保稳定可靠。备赛期间,他们的工作台见证了无数个日夜的迭代优化。

▲团队成员备赛

▲“智慧云枢”团队比赛照片
最终,图纸上的构想被他们“拼”成了实实在在的模型。这个可自由组合的机巢,核心价值在于能显著降低后期的运维投入。“从一张概念图到一个能工作的原型,我们迈出的每一步,都在证明那些看似‘不可能’的事情可以做到。”指导老师陈晓业感慨道。他特别提到,学生们在技术攻坚中展现的执着和团队协作精神,深深打动了他。

▲银奖
银奖——让跑步运动更有价值
银奖——让跑步运动更有价值
拿了银奖的 “运动发电鞋” 团队,他们琢磨出这个点子,初衷特简单,就是想让运动能更有价值。团队主创张文龙当时就想:“运动的时候身体产生的那些劲儿,要是能利用起来多好?”
他这想法一出来,不同专业的伙伴们都挺认可。学电子信息工程的,就负责设计电路;搞软件技术的,专门写控制温度的算法;做模具设计的,就想着把发电的模块做得轻薄点,保证穿着舒服。
团队搞定了两个大难题,一个是控温准不准,一个是穿着舒不舒服。他们装上了高精度的传感器和智能温控芯片,能把温度精准控制28℃到32℃之间;还通过优化结构、用轻量化的材料,让那些有特殊功能的零件和鞋体完美结合,穿起来跟普通运动鞋差不多。
这鞋最牛的地方是,电能热能的转化效率高达92%,运动产生的能量真真切切变成了温暖。指导老师陈梦说:“这么贴心又有巧思的设计,肯定招人喜欢啊。”


▲团队成员备赛
创新的种子在岭南沃土生根
无论是攻克石榴皮提取的技术壁垒,还是优化发电鞋的舒适度,或是精准转译英歌舞的文化符号,还是解决无人机降落的痛点问题,都是对课堂学习的深化和实践。它是一座桥梁,有效打破了专业壁垒,它还是一双翅膀,助力学生的梦想展翅飞翔,它更是一个引擎,为校园营造了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,并为学校深化产教融合、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注入动力。
当废弃的石榴皮在实验室里焕发新生,当无人机的起降因模块化设计变得更智能高效,当跑步的每一步都能转化为温暖双脚的能量,当古老的英歌舞以潮流IP的形式吸引年轻目光——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第十二届“金点子”大赛所呈现的,是创新最本真的模样:源于观察,成于实干,勇于突破,乐于协作。这些年轻的“破壁者”们,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证明,好的“金点子”并非空中楼阁,而是深深扎根于现实需求的土壤,并在跨学科的协作与不懈的攻坚中,绽放出改变现状、创造价值的花朵。大赛落幕,但创新的旅程,正从这片岭南沃土,向着更广阔的未来延伸。

▲大赛合影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