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向驱动突围数字人才荒:华南职教集团打造从课堂到影院的“零距离”培养链
数字技能人才是数字经济时代的“新质生产力”。近年来,国家各级政府密集出台专项政策支持行业技能人才培养。2024年,工信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《加快数字人才培育行动方案》,计划3年内打造高水平数字人才队伍,支撑数字经济领域发展。在数字化的浪潮中,职业技能人才正展现前所未有的价值。
顺应数字经济时代需求,中国华南职业教育集团(6913.HK)积极布局大湾区TMT行业技能人才培养,集团旗下广东岭南现代技师学院开设文化创意二级学院,通过创业孵化与校企合作的双向驱动模式,打造数字技能人才培养高地。

融入新业态人才培育
参与元宇宙工学项目
2025年,元宇宙产业正从概念探索迈向规模化落地,成为全球数字经济的核心增长引擎。据市场数据显示,到2027年,中国元宇宙产业规模将达到1676.7亿元,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,培养高素质数字技能人才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。但近年来,数字人才培育出现传统教育课程更新缓慢,与快速演进的技术脱节,企业真实项目转化为教学案例的比例不足,学生实操能力薄弱等问题。
针对行业人才培育痛点,岭南现代技师学院文化创意学院积极融入新业态人才培育,在2024年至2025年期间,与元宇宙影视行业领先企业——广州拾度影视有限公司进行项目合作,让影视传媒专业、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深入企业进行工学结合项目实训。项目采用技术融合运用+跨专业协作的创新方式,在虚拟场景搭建、Unreal Engine虚幻引擎交互设计等环节中让两种专业的学生团队跨专业协作,培养产业生态链上全能型技能人才。在项目实训期间,学生参与5D虚幻电影《悟空传》素材制作项目,该电影于春节期间在全国500家大商场上映。

此次项目的合作,证明了产教融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可行路径。据悉,该项目第二期的合作已经开展,双方将在5D玄幻电影制作上合作打造更多优质作品。与此同时,岭南现代技师学院也在积极探索与数字经济生态企业的深度合作,在学科共建、内容共创等方面发挥更多的技能人才效力。
创新校企合作模式
搭建数字文化创业孵化场域
近年来,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,制定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,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、产业数字化,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等内容写进政府工作报告。
岭南现代技师学院人才培养实施“走出去”战略,采取工学结合形式,与行业领先企业开展校企合作;也通过“引进来”的措施,搭建校企合作生态场域,为师生们提供技能实操、创业孵化资源和服务,把数字技能人才培育与实体经济深度绑定。

近年来,岭南现代技师学院文化创意学院与数字行业优秀企业开展合作,实践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,推动校企深度融合。据悉,岭南现代技师学院2025年招生计划中,与拾度影视、奥飞动漫、三维家等企业开展校企共建班,培养逾100名专业技能人才。
同时,学校积极引入企业,在校内搭建企业展厅和实训场所,鼓励学生进行数字产品的IP创意,并进行文创产品的开发及商业孵化,盘活校内及学校周边科技园资源,让数字产品的市场辐射全广州。
数字技能人才是数字经济时代的“新质生产力”,在政策、技术和市场需求的加持下,华南职业教育突破职业教育产教融合“单向输送”模式,向“双向赋能”转型。未来华南职业教育将把人才培养融入区域数字经济发展,打破产教壁垒、深化产教融合、激活人才潜能,打造数字技能人才培养高地,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能。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